根據住展雜誌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,台北市2011年第1季的房價仍出現小幅上揚的現象,主要原因為奢侈稅於2月25日新聞曝光,僅1個月的時間,建商普遍仍在高檔上觀望所致。2011年第1季的預售屋行情價,從2010年的70.5萬元高點,再上揚至2011年第1季的74萬元的歷史新高點,漲幅為5.0%。台北市12個行政區中,北市大安區持平,下跌的行政區有中正及南港二區,其他的9個行政區皆呈現上揚的房價走勢。
台北市預售屋房價曾於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下,半年來下跌的幅度達16.7%,跌幅可說是近幾年來首次出現2位數的大幅度下跌,隨後的半年內,北市房價在2009年第1季下修達2成左右的滿足點後,2009年第2季起即看見明顯復甦的市況。
從附表中可看見,台北市的預售屋平均房價,2008年為59.9萬元1坪,2009年小幅下修至57.6萬元1坪,2010年的平均房價正式站上7字頭,達70.5萬元,較2008年的每坪59.9萬元,3年來上漲了17.7個百分點。
回顧2008年322總統大選至520的第2季期間,兩岸議題發酵,房市火紅,使台北市的房價不斷攀高,然第3季以來,也就是520以來,股市重挫,加上全球金融風暴的肆虐,各工地的來人與成交狀況「急凍」!使得台北市房價出現大幅回檔的走勢,總計下半年的跌幅達16.7個百分點。
從2011年第1季台北市12個行政區的房價發現,市中心的大安、松山、中正與信義等區,平均房價皆出現高檔後修正的走勢,會出現修正的市況,除了與奢侈稅投機客退場有關係外,另外與建商惜售(推)豪宅的特殊現象也有直接的關係。2011年3、4月以來,北市的房價漸漸回歸市場基本面,亂開價、亂喊價的現象少了,加上投機客的退場,此舉將使台北市下半年的房價出現「軟著陸」的市況。
預售屋是房市的先期指標,現在買的價格,是未來1至2年後交屋的價格,2年後的房價會如何,是漲多漲少,誰也不敢妄下定言。但從台北市預售屋房價漲跌互見的角度觀察,再從量與價的關係來分析,北市市中心區域及有大型都市計劃的區域,未來的房價仍將出現長線上揚的不變趨勢。
根據2003年SARS及2008年金融海酵的歷史經驗來看,地少人稠的台北市房價,雖受到這波奢侈稅的衝擊,但是影響面將遠遠小於SARS及金融海嘯,預估房價的修正滿足點頂多1成,也就是說,2011年第1季的房價為74萬元,2011年將在第2季或第3季修正1成,即北市房價回修至65~66萬元1坪時,房價可能就會出現歷史軌跡開始反彈。
「價揚量縮」的2011年第1季台北市房市,受奢侈稅課徵的影響將是全國房價影響最小的地區,而台北市房價的價與量,在經過適度的調整與修正後,預計下半年起將轉為「價跌量縮」,6月大陸客自由行的開放動作、國際熱錢的竄流及國內通膨的壓力,對北市房地產而言,短空長多的市況,台北市的房市將再演變成「價穩量增」的新局面。
2008~2011年Q1台北市預售屋行情 單位:萬元/坪
區域 | 2008年 | 2009年 | 2010年 | 2011年Q1 |
信義區 | 67.5 | 84.0 | 95.1 | 105.2 |
松山區 | 62.5 | 86.4 | 87.0 | 88.1 |
大安區 | 82.8 | 109.9 | 115.2 | 114.8 |
南港區 | 49.8 | 52.6 | 63.4 | 61.2 |
中正區 | 72.5 | 65.3 | 90.1 | 85.2 |
大同區 | 46.7 | 49.1 | 55.6 | 57.2 |
文山區 | 39.7 | 38.9 | 46.4 | 51.0 |
北投區 | 42.8 | 43.1 | 47.6 | 56.2 |
內湖區 | 54.6 | 47.0 | 56.9 | 61.7 |
中山區 | 73.0 | 61.0 | 75.0 | 79.8 |
萬華區 | 48.9 | 40.1 | 44.0 | 51.8 |
士林區 | 78.2 | 66.3 | 69.9 | 76.3 |
平均單價 | 59.9 | 57.6 | 70.5 | 74.0 |
資料統計:住展雜誌